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党群工作  理论学习

先进性教育(学习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

时间:2016-12-05 浏览:485 设置

李保国事迹简介

百姓心中的“科技财神”(时代先锋)

——记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上)

(来源:《人民日报》2016020902版)

 

深冬的太行山,雪后初晴。

127日,在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前南峪村的苹果园里,李保国正在为村民们示范剪枝技术。只见他一手持剪,一手拿锯,手起枝落,动作娴熟,村民们心领神会。

眼前的李保国,头发稀疏,皮肤黝黑,衣着朴素,双手长满茧子,裤腿沾满泥土。今年58岁的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但看上去更像一位地道的农民。

他扎根太行山30年,带领10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每年进山务农超过200天,累计推广36项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许多山区的贫困农民因此甩掉了穷帽子

他把最美的论文写在太行山上,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科技财神

扎根山区,让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聚宝盆

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椅子还没坐热,他就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

当年的太行山,水灾旱灾频繁,交通不便,2/3的地区人均收入不足50元。村民们一年最多只有3个月有粮食吃,其余时间只能找野菜、树皮充饥。前南峪村共有900多口人,就有100多人打光棍。

李保国却偏偏选择前南峪村作为开发试点,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有雨遍地流,无雨渴死牛。前南峪村的后山上,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是典型的石质山地,再加上干旱少雨,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

为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壑壑。多少个夜晚,他在煤油灯下,分析数据,悉心钻研,寻求破解之法。

要让树木存活,只有加厚活土层。但土从何来?如何不被雨水冲蚀?聚集土壤,聚集径流,土厚了,水多了,树也就活下来了。李保国带领农户选择用爆破整地的方法来聚土积流。顺着山势,每隔4米开一条宽1.5米至2米、深1米的条状沟,把周围的薄土集中填充到沟里。这样,下雨时也能汇集雨水,从而使干旱山地逐渐达到了树木存活的基本条件。

爆破的方法听来简单,一旦操作起来,危险无处不在。由于当时条件简陋,整地所用的炸药全部为手工制作,不仅要自行确定硝铵、煤油、锯末的配比,还得在农村杀猪用的大锅里进行炒制,混合的比例和炒制的方法不能出现一点点闪失。

在一次实验中,引爆的炸药没有反应。正当李保国上前查看时,爆炸正好发生,他被崩了个大跟头,浑身是土,幸好没有受伤。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李保国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村从草都长不好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山顶洋槐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森林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并获得了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提名奖。

技术把式,让山沟沟里的农民有了摇钱树

有女不嫁岗底郎,光着脊梁睡土炕。邢台市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山秃、人穷、观念旧,当年村里的全部家当就是8000亩荒山,人均年收入只有50元,是出了名的穷村。

1996年,一场大山洪来袭,村里仅有的250多亩耕地被冲毁。李保国随河北农业大学科技救灾团来到这里。看着时任村支书的杨双牛难过的样子,李保国在一个烟盒上写了个电话号码,悄悄递给杨双牛:别灰心,不是还有几十亩果园吗?我来帮你们!

就在杨双牛半信半疑之时,李保国已经带着同在河北农业大学任教的妻子郭素萍搬到了岗底村住了下来。白天,翻山越岭考察;晚上,分析数据。李保国很快为村里做出了3项致富规划:人均2亩苹果,平均收入2万元;人均5亩板栗,平均收入5000元;人均2只小尾寒羊,平均收入3000元。

蓝图易绘,实施却难。按照经验,李保国要求村民们对果树进行修剪。然而,看着大把被剪下来的树枝,村民们个个都心疼。接下来,李保国又要求疏花疏果。看着满地落下的小苹果,许多村民不干了:这果子没长大就给扔了,怎么丰产?李保国顶着压力,又开始推广苹果套袋技术。苹果不见光还能长大?村民们一脸不解。无奈,李保国拿出自己仅有的5万多元科研经费买来纸袋,手把手教村民套袋。

可到了秋收时节,村民们服了:没套袋的苹果卖不上价钱,经修剪、疏花疏果、套袋的苹果又大又红,五六两的每个卖10元,8两以上的每个卖50元,最高的卖到了100元一个!如今,富岗苹果作为中国驰名商标,连锁基地已遍及太行山区369个村,种植面积5.8万亩,产量超过1亿公斤,7万多名村民因此脱贫致富。

30多年来,李保国示范推广了36项标准化林业技术,累计应用面积1826万亩,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太行山上,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农民,从此甩掉了穷帽子

言传身教,让千千万万个农民变成了专家

李老师,冬春的苹果树咋管理呢?”127日,在前南峪村,村民们簇拥着李保国钻进了苹果园。

“‘去掉直立条,不留扇子面。像这棵树,凡是往上长、往起抬的枝,超过40厘米的一概不要。现在不舍得剪,以后就会长成大锅盖,影响采光……”李保国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围在他身旁的农民们纷纷点头。

作为一个林业专家,一定要了解农民,说他们听得懂的话,教给他们实用的知识。农民最实在,要让他们把技术学到家,必须先做给他们看,再带着他们干。李保国说。

邻村有个苹果园,产量一直上不去,农民急得直跺脚。村里请来一位专家讲授修剪技术,讲了一天,名词、术语一大堆,农户听得直挠头。后来李保国去讲课,只教给村民两样:一种是结果枝,一种是不结果枝,半个小时讲完。乡亲们一拍手:原来这么简单!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真专家。

全面建小康,难点在山区;扶贫攻坚,科学技术是杠杆。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就应当把实验室建在田野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年近花甲的李保国说,这辈子最过瘾的事,就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农民成了专家,脱贫致富有了原动力,小康的好日子也就不远了。

人民日报记者

 

 

太行山上新愚公(时代先锋)

——记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下)

(来源:《人民日报》2016021002版)

 

30年,他扎根太行山区,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为致富专家。30年,他攻坚克难,用科技的力量让穷沟变富,让荒山变绿。

他把家搬到了大山里。为拿下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矢志不渝,久久为功。他以山一样的坚韧,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心只为富百姓,被乡亲们誉为太行山上新愚公

技术扶贫拔穷根

村民走到哪里,果树种到哪里,李保国就把致富课堂摆在哪里。他为村民送来用得上、真管用的技术,让科学技术真正成为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财神

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的李家韩岗,曾是一片乱石堆积、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岭。1999年,村民高胜福为了响应县里四荒治理开发的热潮,与人合伙承包了这里的3500亩荒山。当时满脑子的热情,却没想到会难到这种地步!承包后准备大干一场的高胜福此时却发了愁。李家韩岗又名狐子沟,一无土二无水,别说种树,种草都难。

走投无路的高胜福几经联系,找到了当时正在太行山开荒的李保国。不久,李保国搬进了狐子沟,与村民们一道打响了开荒战。此前,村民们在这里尝试了运水、调土等多种办法,但结果却一次次令人失望。经过深入采样、组织专家实测土壤截面,李保国提出了挖沟修库的新办法,并决定在这里种植最省水、易管理的核桃。

李保国带领村民们挖好了种植沟,又在山沟取土修建了可容纳20万立方米水的人工水库,并用挖出的砂石修建了4个拦水大坝,用以截留雨水,为核桃树的生长提供保障。

狐子沟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在李保国的指导之下,这里实现了1年栽树、2年结果、5年丰产,盛果期的核桃亩产达到了230公斤以上,每亩效益超过8000元。如今,昔日的荒岭成了绿岭绿岭牌薄皮核桃远近闻名。

山区群众离不开的李老师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李保国就把实验室从校园搬到了太行山,立志于山区林业技术开发与推广,让乡亲们脱贫致富。

为了获取绿化荒山的第一手数据材料,李保国详细记录了每一道沟谷的坡度、土质特征和植被情况。走村串户,上山爬坡,他跑遍了邢台市每个山区县,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李老师。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李老师不仅是科技财神,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把他当亲人。

杨双牛笑称李保国为杠头班长,因为他那股子犟劲儿。李保国则说,干事创业没有劲头能成?要转变农民群众的观念,没有杠头劲,农业技术就很难传授和生根。在创业初期,李保国自己垫上几万元的科研经费,在村里成功推行苹果套袋技术,还手把手教会我们使用。说起李保国几十年来对乡亲们的情意,杨双牛眼眶湿润。

他爱乡亲们,乡亲们更爱他。

一次,李保国驱车下山行至内丘县摩天岭村遇上交通大堵塞,进退不得。他下车察看,被村民认了出来。听说他急着回保定参加学术会议,人群中有人喊:快把我家院墙推了,让李老师的车过去!没容李保国阻拦,几个人一拥而上,硬是将路边一堵土坯墙围成的农家院扒开一个3米多宽的缺口……

那天的场景,李保国至今难以忘怀。

常年奔走在山里,和果农们熟了,特有感情。李保国说,乡亲们做了好吃的,都会把他往家里拽。逢年过节,一天得吃五六家的饭。李保国每次都是一边坐在炕头吃饭,一边给乡亲讲农业技术。他的手机电话簿里有900多个号码,农民朋友占了1/3

多年在太行山里,在乡亲们的口中,李保国变成了致富的代名词。很多人打电话找李保国,让他去规划他们的山村,指导自己的果园,他总是欣然应允。这位出身农民家庭的林业专家,已成为山区群众离不开的李老师

最对不起的就是这个家

家在保定,聚少离多,李保国难得回一次家。

前不久,李保国风尘仆仆回到家中,一把抱起孙子,在小脸上亲了又亲。刚刚学会说话的孙子问:你是爷爷吗?望着孙子的小脸蛋,李保国眼里盈满泪水。李保国说:我最对不起的就是这个家。没有老伴和孩子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什么也干不成。

当年,李保国与深山结缘时,孩子才4岁。那时候,从邢台山区回保定看望孩子和老人,至少要赶3小时的汽车和7小时的火车。为了便于工作,他只好把丈母娘和儿子也接到山里,一家4口就住在一间屋子里。李保国和妻子早出晚归,孩子由老人照顾。我们当年研究的课题叫小流域立体开发,所以村民都管我孩子叫小流域李保国指着桌上玻璃板下的旧照片说,儿子在山里呆久了,一口乡下话,成了地道的山里娃。说起家人,李保国的脸上显出一份歉疚: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等退休了,我会把对家人的亏欠都补回来,因为是他们给了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常年给农户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每年至少也得有几百万元的收入吧?这样的问题李保国也会常常遇到。

事实上,他既不拿工资,也没有股份,有时还倒贴科研经费。他常说,不为钱来,农民才信你;不为利往,乡亲们才听你。”“要说我的收获,那可大得很呢!科研成果出来了,荒山绿了,农民富了……”

在太行山区,李保国的故事口耳相传,走进了千千万万山区村民的心里。在前南峪村,村民们把他的事迹刻成碑文,竖立在村口;在岗底村改革开放成果展上,一共5个部分的展板,4个部分里有他的身影;在乡亲们口中,说起他的名字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亲切。

人民日报记者

 

 

 

 

 

 

 

 

 

 

 

 

 

 

 

 

 

人民日报文章

以“愚公精神”践行无悔誓言

(来源:《人民日报》2016061301版)

 

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最能体现生命的分量。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用一生时间践行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回答了付出与获得、物质与精神、名利与奉献等人生命题,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宗旨和理想。

一个先锋,就是一面镜子。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向李保国学习,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在群众眼中,李保国是科技财神,他用科技为荒山带来苍翠,用产业为乡亲拔除穷根;他是农民教授,恪守扎不进泥土地,就长不成栋梁材,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他是太行新愚公,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山区,深耕太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累计为太行山区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却从未收过农民一分钱讲课费,从未拿过企业任何股份,一件羽绒服一穿就是10多年。一个心眼为百姓,这是李保国身上最鲜明的个人气质,也是最耀眼的道德光芒。

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李保国俯身巍巍太行,将一生热血倾注于科技扶贫?我最见不得老百姓受穷”“我只图太行山的老百姓能早一点过上好日子”……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是最好的答案。这正是支撑李保国活着干,死了算的精神源泉所在。

我们这个世界需要愚公,他们是一个民族宁折不弯的脊梁。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赢得新胜利,关键就在于凝聚了一大批像李保国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一生干好一件事,行动是他们提交给人生的完满答卷。

志之所向,一往无前。如今,我们正行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志不坚不足以攻城拔寨,意不定不足以爬坡迈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惟其如此,才能不负时代所望、不负人民重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以李保国为镜,赓续他所留下的愚公精神,我们就必定能在全面小康的时代画布上,书写下新的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

 

 

 

 

 

 

 

时代先锋:“凡人”李保国

(来源:《人民日报》2016060106版)

 

李保国很“土”。他其貌不扬,穿着朴素,常让人误会“不像教授”;他性格很“杠”,说话很“冲”,训哭了不少学生;他也有遗憾,最愧对的是妻子和儿子。

“李教授穿着这件羽绒服,有10多年了”

稀疏的头发、黝黑的肤色、憨厚的长相、朴素的衣着。照片上的李保国,“混”在农民堆里,全无一点大学教授的模样。除了去人民大会堂开会等极少数特殊场合外,李保国很少有刮了胡子、西装革履的照片。

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涛对第一次见到李保国的情形记忆犹深:那是200923月间,一个“司机”载着四个农民来到公司。他左看右看,觉得只有农民中的一个高个子有点像大学老师,结果过去一问,还不是。最后,“司机”下车了,过来打招呼,说他是李保国。原来,这四个农民是听完李保国的培训课后,想请他去自己的园子里看看……李保国就顺路把他们捎过来了。

520日,记者在临城绿岭公司看见李保国遗留的一件羽绒服和两双旅游鞋。那件蓝色羽绒服已被洗得发灰,两只袖口露出了白色松紧带,右边袖子上有两处缝补过的针脚,后背还沾着一小块没来得及洗的黄泥巴;旅游鞋看不出什么品牌,两只鞋底后跟的外侧,被磨得很薄,鞋面也有多处裂开的小口子。“1999年与他见面时,就见李教授穿着这件羽绒服,有10多年了。”绿岭公司董事长高胜福说。

比农民还农民,很多人都这样评价李保国。“有人说他不会讲究,开始我也这么认为,后来才知道,那是不了解他。”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一次他见李保国的衣服又被剐了口子,就想给他买件新衣服。李保国却说,你省点心吧,西装革履,怎么和农民坐一条板凳,咋进果园教技术?原来,让自己变得更像农民,是李保国有意的追求。

为了与农民更亲近,除了衣着,李保国讲话也力求“土气”。他给学生讲课,会用专业术语;给农民讲课,却通俗易懂。比如,他将疏果比作计划生育,“一根枝条只能结2斤,你非要它结1020斤,就跟养一个孩子和养10个孩子的区别一样,肯定累死了。”岗底村有个农民,跟着别的技术员学套袋,学了3天也没学会,跟着李保国,很快就会了。

他像农民一样,爱树如命,容不得树受一点委屈。“上树剪枝,他不允许穿硬底鞋,怕把树皮蹭破了。”高胜福告诉记者。

“在果树管理上,必须听我的”

在一次疏花疏果的培训课上,李保国与邢台前南峪村党委农业支部书记王晓棠发生了争执。面对王晓棠“只要果子结得稠,就能卖成钱,把果儿拧掉太可惜了”的执拗,李保国发了火,他拿起笤帚说:“在果树管理上,必须听我的,不然我就不客气了!”

在岗底,村民们给李保国起了个外号“杠头儿”,意思是,他在传授技术过程中,对农民“死盯、盯死”,杠劲儿十足。

葫芦峪公司技术部负责人聂建英说,去年10月,有工人在给苹果树拉枝时,侧枝下垂45度不到位,被来检查的李保国发现;他当场发了火,要求他们马上返工。

这样不给人留情面的事情,在李保国身上数不胜数。对果农如此,对同事、学生也如此。

河北农大有一位年轻教师,在本校读在职博士。论文开题时,认为都是同事,不会太为难。没想到,听了他的开题内容介绍后,李保国很不客气地指出了很多问题,但同时也提出了怎么改的详细建议。事后,这位老师很感激他。

学生里有很多曾被他训哭,也大都憷他。20087月的一天,他让学生陈利英马上赶到一片受旱严重的核桃地,让她对土壤、叶片、果实取样,测定含水量,并观察浇水后的变化。陈利英把测得的数据随手记在一张纸上,后来有事耽搁了几天,等想起来时,那张纸却找不到了。李保国知道后,把她狠狠地训了一通。陈利英说,当时特别不理解,后来懂得了他的良苦用心,“他觉得太可惜,大旱不是每年都有,错过了这次实验机会,不知道又要再等多少年……”

面对官员,李保国也一如既往保持率真性情。河北农大林学院党委书记卢振启记得,2000年院里组织博士团去一个县做技术指导,李保国名气大,当地主要领导请他吃饭,结果他说,“今天的饭就半小时,超过半小时,我就走人。”

“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在岗底村的展示厅里,有一张李保国拿着话筒唱歌的照片。村委会主任杨沣军介绍说,这是村里的联欢会上,村民们邀请李保国表演个节目,他就唱了一首《流浪歌》。唱着唱着,李保国流泪了,也许他是想到了自己多年的生活状态,就像是在长年流浪。

在刘海涛的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场景,莫过于李保国在给村民们做技术培训时,妻子郭素萍时常拿着药,笑嘻嘻地站在一旁,柔声提醒他该吃药了。而多数时候,李保国会不耐烦地回一句:“看不见正忙着呢,过会儿再说。”

儿子李东奇,从1岁多就被父母带进山,直到快上小学才回城。因为父母进行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所以他被人叫做“小流域”。八九岁起,他就经常一个人在家,做饭洗衣服,“啥都学会了”。因为父母太忙,疏于管理,东奇的学习成绩从初二下学期开始严重下滑,高考也很不理想,上了一个成教专科。好在工作后的东奇挺争气,自考了本科,还完成了在职研究生的学习。

2015年,李保国被评为“燕赵楷模”,在发布厅录制现场,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也是在这个场合,在夫妻俩与其他人合影的一张照片上,记者看到,两人手牵着手,非常温馨。去年,李保国在岗底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给郭素萍过了生日。“那天晚上,我们几个人喝了点红酒,保国兴奋地谈起我们大学时代美好的爱情时光,还学着年轻人的样子,把蛋糕上的奶油抹到我的脸上。”郭素萍幸福地回忆道。

在农大校园里,老师们看到,以前很少出来散步的李保国,偶尔也会乐呵呵地抱着小孙子转悠。此时的他,完全就是一位慈祥的爷爷。

也许,已近花甲之年的李保国,开始意识到要补偿多年来对家人缺失的柔情。只可惜,病魔没有给他更多时间。不知道这对李保国而言,是不是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时代先锋:“铁人”李保国

(来源:《人民日报》2016053106版)

 

李保国很“拼”。他扎根山区35年,每年深入田间地头200多天,行车4万多公里;他承担了8门研究生课程和3门本科生课程,却从未调过一次课;他1998年查出患有较严重的糖尿病,2007年确诊患上疲劳性冠心病,却始终没有慢下来歇一歇,忙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

夫妻共有“三个家”

常年驻村;奔走于各基地间;在保定的家待时间最少

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是他大学同学,毕业后又同在河北农大工作;两人既是生活伴侣,又是工作搭档,几十年里几乎形影不离。郭素萍说,她和李保国共有“三个家”:一个是位于保定河北农大的家;一个是太行山里各个驻点基地的家;还有一个是辗转于学校与各基地间越野车上的家。

李保国夫妇年轻时常年驻村,山里的家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邢台前南峪村低矮的小平房里,有我们刚成家时的艰辛与欢乐;岗底村弯弯曲曲的山路不知走过多少遍;在绿岭核桃基地15平方米的工作间里,我常为他缝补被树枝剐破的棉袄。”郭素萍深情地回忆道。

最近几年,慕名来找李保国的人越来越多,他扶持的点也越来越多;夫妻俩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基地之间,车成了他们流动的家。李保国开车,郭素萍坐在副驾驶上,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李保国喝水、吃药、午休,全在车里。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把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

三个家中,保定的家他们待得最少。今年春节,夫妻俩到家已是腊月二十九。“想着准备准备年货,三十好过年,可是我俩忙得都忘了,今年是小年,没有三十。最后还是亲家打电话,叫我们去他家过了个年。”郭素萍介绍说,这个春节,他们就歇了初一一天。初二就开始有咨询电话,还有人找到家里。从初五到初八,他们冒雪驱车跑了张家口的2个点和承德滦平的7个点。

“从没调过一次课”

在山区基地忙碌外,全年承担学校课程416学时

“李保国教授除了在山区基地忙碌外,还承担了4门博士研究生和4门硕士研究生课程以及3门本科生课程,全年达416学时。尽管工作这么忙,他却从没调过一次课。作为老师,他做到了以教学和学生为本。”河北农大林学院院长黄选瑞介绍说,“有一次,我俩一起在廊坊开会,中午12点散会,李保国没来得及吃饭就匆匆往回赶。我问他为啥这么急,他说下午4点还有研究生的课。”

河北农大在读二年级博士生孙萌清楚地记得,今年1月的一天,她在傍晚五六点钟时把一篇论文发给李保国教授。第二天看邮箱,李老师已将修改后的论文传回给了她,时间是当日凌晨436分。“后来聊天,得知他那一晚看了3个学生的论文。李老师总是这样,白天在地里,晚上改论文。他改论文改得特别细致。”孙萌感动地说。

李保国先后带过67名研究生。每名研究生一入学,就会收到他给的3年学习任务清单:第一学期完成课程学习和开题报告;第二第三学期完成实验并写出研究报告……且每一项都有详细要求和明确的时间表。李保国对研究生培养的“阶段目标管理”并非只是写在纸上,他会时常抽查,严格落实。2013年寒假,一学生因为毕业论文前期准备不认真,李保国就要求他留在学校,直到大年三十写完才回家。

李保国每年还要带本科生进行两周的实习。“凡是跟他实习的,都能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他教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用人单位抢着要。”1999级本科生陈利英现在已是绿岭果业公司技术总监。她回忆说,2003年初,李保国带他们到核桃基地实习,教学生们嫁接要求学生每人一行,按他教的步骤做,不但要成活率高,而且要速度快,否则就考核不合格。“当时,小苗只有四五十厘米高,我们顶着太阳蹲着、跪着练习,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累得连饭都不想吃。但第二天,还得接着干……”在李保国的严厉督促下,只用一周时间,学生们就全都掌握了嫁接技术,并达到熟练工水平。

“活着干,死了算”

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才更拼命,怕时间不够留下遗憾

48日上午,刚从顺平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回保定的李保国,一刻也没休息,马上召集课题组成员开会,为第二天在石家庄召开的3个山区项目验收会做最后准备;

8日下午,李保国自己开车,带着课题组成员奔赴石家庄,和大伙儿一起忙到晚上10点;

9日上午,参加科技项目验收会;下午,参加一个果树节水灌溉项目的会议,傍晚即踏上返程。晚上11点多,李保国终于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但10日凌晨,妻子却被他不顺畅的呼吸声惊醒……呼啸而来的急救车把他送到了医院,他却再也没能苏醒过来。

“马不停蹄,风风火火。李保国生命的最后48小时,是他一生无数个48小时的缩影。”黄选瑞感叹道。

早在1998年,因为常年往山里跑,生活不规律,身体底子不错的李保国被查出患上糖尿病;2007年,又被确诊患上疲劳性冠心病。心脏造影显示他75%的血管狭窄,连支架都做不了,只能做搭桥,但医生说做搭桥后,需要休养,干不了事,他坚决不做,宁肯采取保守治疗。

去冬起,亲友和同事们发现,李保国的身体状况明显变差;很多人都劝他赶紧去医院看看,他嘴上答应,人却照常东颠西跑。

因采访结识李保国、交往已有20年的河北日报记者刘秀礼说,42日中午,他与李保国、郭素萍,还有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见了面。杨双牛看李保国气色不好又劝不动,就说了句狠话,“李老师你不听话,不想要命了!”郭素萍听了,在一旁掉起了眼泪,李保国却说,“双牛你不是不知道,那么多农民在等着我,我脱不开身……”

不了解他病情的人,在基地里看到李保国,只见他爬沟过坎,大步流星;讲课示范,精神百倍。只有他身边的人知道,他这时连拎一桶雪碧都嫌重,回家上四楼的力气都没有……

“活着干,死了算”,这是李保国常说的话。郭素萍说,现在想来,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就是因为知道,他才更拼命;他是怕时间不够留下遗憾。

 

 

常思自己能留下点什么

(来源:《人民日报》2016070404版)

 

三十五年如一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太行,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探索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赢得了山区百姓的口碑。

人这一生,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生命的长度有限,但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深度和广度,最能体现生命的分量。李保国走了,给乡亲留下富裕,给太行山区留下一片绿,给扶贫工作留下新探索,给我们留下无尽的追思。作为普通党员,我们应该以李保国为镜,常思自己能留下点什么。

为党的事业留下一点贡献。在党言党,身为党员就应当自觉维护党的形象,自觉把个人追求与党的事业统一起来,自觉做党的政策执行者、党的决定捍卫者、党的形象守护者。“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李疯子’”,一个个绰号的背后,是李保国树立起的共产党员形象。也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一点点染绿的荒山,让老百姓更加相信了新时期共产党员是好样的,让广大党员更加明白了坚守的力量。战争年代,党员是用血肉铸就党的事业;和平年代,党员就要用坚守擦亮党的品格。这种坚守,归根到底源于对党的忠诚,源于信仰的力量。

为人生历程留下一点印记。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与社会价值的结合,这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必然要求。正如李保国所说:“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就是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在每个人都为自己生活奔波的社会现实里,这种观念听起来很“傻”,但李保国去世后,群众的深情追忆却足以说明,这才是我们值得追求的个人价值。李保国走了,但他的人生价值依然发光发亮。

为人民群众留下一点福祉。从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到杨善洲、李保国,我们怀念他们,正是因为他们总能为群众留下点什么。科技染绿荒山,富裕带给乡亲,李保国立志扶贫的35年,不知改变了多少太行百姓的命运。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每一个模式背后都有李保国用脚丈量土地的身影。当地群众对李保国的尊敬告诉我们:谁把百姓放心上,百姓就对谁久久不忘。

时间如白驹过隙,生命不过是沧海一粟。果树花开的季节,李保国走了,但他为太行山百姓留下的那一片片果园,却是他来过的最好印记。作为共产党员,我们都应当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把平凡的工作变成伟大的事业,在平凡的日子中践行我们的信仰,贡献我们的力量。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