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传媒学院召开2025-2026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师大会暨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

时间:2025-09-15 浏览:10 设置

910日下午,传媒学院在5148报告厅举行2025-2026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师大会暨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会议由党委书记张健主持。

在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上,张健代表传媒学院党委向全院教职工致以节日问候,特别感谢了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执行院长陈龙分享了自己的从教感悟。他指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和本分,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做“大先生”必须要保持对教学工作的敬畏与热情,不断磨炼教学技艺,真正成为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会上举行了新教师欢迎仪式,马新瑶、谭艳两位新加盟传媒学院的教师分别围绕个人教育背景、研究方向、学术成果等内容进行了简要的自我介绍。

全体教师共同观看了专题片《大先生——中国教育名家列传》第1集《于漪》,感悟“人民教育家”于漪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以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在教师大会上,学院领导介绍了本学期的工作设想,布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

陈龙对传媒学院近阶段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新学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了提醒和部署。陈龙院长充分肯定了上一学期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他强调,全体教师要锚定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凝心聚力,在强化特色学科优势、推进高水平科研项目攻关、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丁姗就新学期初的学生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她希望全体教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和本科生班成长陪伴导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疏导。她强调,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必须紧密协同,形成育人合力,导师、班主任、学工等队伍要加强沟通联动,共同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副院长张梦晗就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严格规范研究生导师双选流程,确保师生匹配科学化;二是严把校外推免生接收质量关,组建专家组开展结构化面试;三是强化研究生中期考核过程管理,她特别提醒导师需加强对学生学术诚信的引导,筑牢人才培养质量生命线。

副院长黄艳凤围绕继续教育与国际办学作动员。她鼓励全院教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命题、授课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来。同时,她详细介绍了学院“2+2”国际本科项目的进展与未来规划,热情邀请更多教师加入到该项目的教学工作中,共同拓展学院的国际化办学视野和影响力。

学院党委书记张健作总结讲话。他围绕新学期的重点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坚持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二是要全员参与、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三是要凝练方向、突出特色,持续促进学科内涵建设与发展;四是要强化师德、提升能力,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他号召全体教师牢记育人初心,担当时代使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扎实的作风,为学院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根据“双周三”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安排,张健书记首先带领全体教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张健书记强调,要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从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切实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育系统先进典型事迹时,张健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新境界,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教育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就是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拟稿:汪令昕

校稿:陈羿霖

审稿:张    健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