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团工委、各学院(部)团委: 秉承“惠泽教育,情系祖国花朵、寒门学子”的先辈理念,苏州大学“惠寒”学校历经岁月沧桑,“惠寒精神”在这所百年名校里历久弥新。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志愿者奉献爱心,他们的足迹随着“惠寒”小学的建立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从江苏到西藏,从河北到江西,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惠寒精神”感召下,我们与祖国各地的“惠寒”学子共成长。 支教是苏州大学“惠寒”关爱农民工子弟行动中重要的环节。为鼓励大学生创新支教课程设计,拓宽支教途径,提升支教工作成效,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苏州大学团委决定组织开展苏州大学第三届支教课程设计大赛。具体情况通知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共青团苏州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苏州大学“惠寒”总校、教育学院团委 二、活动主题 爱心点燃希望,教育成就梦想 三、参赛对象 1、苏州大学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2、同时接受“团队”和“个人”形式报名参赛。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6人。 四、参赛内容 作品定位为面向条件落后地区初中、小学阶段的支教课程。可以是某一主题的系列课程(由几个课时组成),也可以是一个课时的单节课程设计。 鼓励参赛者在课程设计中结合自身专业设计跨学科综合素质课程,可包括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情绪智能等元素。 1、作品定位: (1)主题符合条件落后地区中小学生传统素质教育的需求,亦可关注乡村中小学校第二课堂的现状,贴近乡村生活,在解决问题中体现学习性; (2)设计者应注意维护学生自尊,尽量避免谈及孩子最为敏感话题; (3)具有创新技能,体现课程的独特性; (5)具有现实可操作性,适应暑期实地课程的开展; (6)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切实考虑创意的可行性; 2、作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注:以上课程设计提倡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如,数学科学学院可以结合专业优势设计针对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短期课程。 3、不考虑以下类型的作品: (1)学科竞赛课程; (2)课程创意过于天马行空,不具有可行性; (3)不考虑活动本身的公益性,有较强的功利色彩; 4、课程设计方案说明: 下载附件《课程设计表格》进行课程设计。为保证作品的完整性,承办方在方案表中对作品文案书写框架有简单要求,参赛者可以根据框架要求充分发挥创意。 附件《课程设计表格》为必填材料,同时根据情况可以选择性提交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音频、PPT等辅助作品实施的多媒体文件)。 五、大赛日程 1、11月6日-13日,报名提交课程设计方案; 2、11月14日-16日,初评入围,公布进入复赛名单; 3、11月17日-19日,入围复赛的团队或个人进行课程模拟试讲,并接受网络投票; 4、11月20日,公布进入决赛名单; 5、11月23日,走进真实小校学生课堂试讲课程,进行决赛; 6、11月24日-30日,比赛结果公示。 六、作品提交方式 请各参赛单位将“《课程设计表格》以及辅助文件”电子稿打包压缩,并在11月13日24:00之前发送至huihansuda@126.com,统一以“支教课程设计大赛+团队名称或个人姓名”命名压缩包;同时将纸质稿在11月13日18:00之前,一式三份送至“东校区东吴桥旁校团委109室(值班时间17:00-18:00)”。 七、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对参赛团体或个人,设置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若干,并颁发奖品以及荣誉证书;并对积极宣传并组织的学院设置优秀组织奖。 请各学院(部)团委广泛宣传并组织本单位同学积极参加本次大赛。 特此通知。 详见http://file.suda.edu.cn/defaultroot/gov/info_view_my.jsp?editId=24518960 |
附件:苏州大学第三届支教课程设计大赛课程设计表格.doc (434.5K) |
团委 “惠寒”总校 |